400-123-4567

13800000000

上海时装周开幕的第一天,大咖都在说什么

2024-08-28 16:00:47

一年两季的上海时装周昨天正式开幕。一般人眼里时装周大概就只是 T 台走秀和时尚达人的街拍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作为上海时装周的开幕活动,昨天在文华东方酒店举行了一次以“城市与时尚”为主题的活动,邀请了知名时尚评论网站 Business of Fashion( BoF )的创始人 Imran Amed 来主持,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对谈:城市和时尚,原创设计的未来,时尚的零售市场,城市与时尚的推动力。 对于时尚行业而言,任何时候似乎都并不能简单得称之为早了或者晚了。近几年来,独立设计师品牌的崛起,尤其是一些出色的设计师已经慢慢为西方国家所知,买手店、showroom 的爆发式增长,时装周的主办方也一年比一年更加注重其商业的功能性,而非纯碎的展示。 说到底,这是一个产业,是一个生意,是关于金钱的流动和交易。 设计师都在想什么 为了突出纵向的对比,论坛邀请了处于三个不同阶段的独立设计师进行会谈,他们分别是已经进入国际市场的 Uma Wang,初涉浅尝的上官喆,受众市场仍在国内的张达。 Q: 如何看待国内外市场的不同? Uma Wang:在国外,我并不觉得中国设计师的身份会被单独拎出来,全球化的进程令设计师去种族化。为品牌发声的还是衣服本身。 上官喆:这一两年我所经历的成长超过了以往五六年的收获,被放在一个国际化的环境中去考验,会令我去为自己的品牌思考如何获得更长期的发展。 张达:目前更希望先做好国内的市场,这对我们而言是首要任务。不过未来如果要进入国际市场,原因可能会是为了获得更多前进的压力。 Q: 以什么样的标准来给自己的品牌定价? Uma Wang:我先考虑成本,因为我的面料都是意大利产的,成本比较高,从成本出发去考虑定价。 上官喆:我是根据我品牌的定位、销售渠道等方面来定价,之后再根据定价来控制成本。 Q:都说中国的羊绒和丝绸好,为什么还要去国外拿原料? Uma Wang:我完全不否认国内的羊绒、丝绸的原料品质,但是在后期的一些处理上则和意大利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比如羊绒的水洗和冷染。 上官喆:刚开始用的是国内的原料,后来出了一些问题,就改用国外的原料了。 张达:我觉得这和设计师的选择有关系,如果非要做一些高难的设计,要求更高质量的原料,那肯定是国外拿,反之则完全没有必要。 零售商都在(想)做什么 好的设计只是其中的一环,还需要通过下游的零售商把产业链进行下去。这个环节邀请的是冯氏零售的欧宏基,中信泰富的陈红宇,赫基集团的陈瑾瑜,知名买手店“栋梁”的 Tasha。 Q:会选择什么样的地方作为门店选址呢? 欧宏基:我们的操作很简单粗暴,找一个城市里最豪华,客流量最大的地标性商场入驻,结合线上线下,多渠道开发。 Tasha: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有两种,一种就是奢华而便利的,另一种我们称之为“淘”。我们就是前两者的结合,我们希望能在小店、小街的基础上,提供最好的服务。 Q:未来的消费趋势是怎样的? 陈红宇:我们未来希望增强商业地产的融合功能,在购物的基础上,增加剧院、影院、园区等艺术文化设施。 陈瑾瑜:中国消费者非常渴望一种与众不同的体验式消费,如 10 Corso Como 那样的包涵了时装、家居、设计、美食等所有的内容。 Q:能给设计师做一点什么? Tasha:我希望政府能够给国内的独立设计师们打造一个专属空间,方便他们彼此之间相互启发、交流。 陈红宇:我们有很好的投融资平台,我们希望未来可以和国内的独立设计师合作,帮助其快速发展。 别人家的时装周 论坛直接连线伦敦、米兰时装周的执行董事 Caroline Rush 和 Jane Reeve,和上海时装周主办方的童继生进行对话。 Q:时装周能给城市带来什么? Caroline Rush:时装周带动旅游经济,我相信每一个举办时装周的城市都是一样的情况。 Q:目前存在一些什么样的问题? Jane Reeve:说实话,米兰是个弹丸之地,除了时装,就再也没有别的了。而意大利的奢侈品牌都很强势,导致年轻的设计师很难崭露头角。不过我们是以产业背后的供应链、传统工艺闻名的,这方面能够给新的设计师构筑较好的成长环境。 Q:上海时装周这边有什么要说的? 童继生:我提议,上海、伦敦、米兰,甚至纽约、巴黎,能够一起建立“环球时尚联盟”,为促进设计师品牌的交流起到推动作用。

上海时装周开幕的第一天,大咖都在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