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假难聚美:低价消费和资本惹的祸
2024-07-04 12:54:20
聚美优品确实是个好名字,单这一点已经比乐蜂网强许多,聚集美丽,提供优品。再加上一海归帅哥为自己代言,让人无限遐想,感动得一塌糊涂,然后在这种感动中,在对帅哥的遐想中。那些妙龄女子纷纷下单,希望将美也聚到自己身上……聚美也因此销量节节攀升,在突破百亿关口之际,成功上市。于是帅哥变得高大,变得更加神话。 如果没有腾讯科技这个捣蛋的记者上演一出卧底的大片,或许聚美在许多人的心里仍然是前途无限光明的新秀电商平台。聚美还被我放在了总裁班和许多传统集团内训的课件里,想要给他们分析聚美在移动端如何取得傲人的成绩,实现了弯道超车,以案例的角度验证移动互联网的重要性。只是当聚美成为了聚假平台,给我的棒喝并不是把聚美当成案例的羞耻感,而是中国网购用户低价消费带来的反思! 中国网购的低价消费形成原罪或许在于淘宝的C2C模式,以及国家相关监管机构的滞后管理。我去过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有近30个,一线城市的人上淘宝是去淘不知名或工厂直接出厂的商品,二三线城市的人干脆就不敢上淘宝,因为怕买到假货。对于淘宝的假货,马云振振有词,认为自己根本管不了,这是国家的事,只有线下的市场管好了,自然网上就没有假货了。这个逻辑当然没有错,在C2C领域也没有错,于是淘宝继续卖着假货,甚至出现了用户的知假买假。 淘宝对于假货的放任自流也让聚美们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通过自采和建仓的方式,对外宣称自己是正品来抢占淘宝的份额,让那些担心在淘宝不小心买到假货的人在这些平台放心购买。很遗憾,在中国电商发展了12年的历程之后,假货在这些宣称正品的B2C平台居然继续获得新的生长空间,或许不能完全怪这些平台,怪这些只要仔细审核提供的资质文件就可以轻易判断是否假冒的专业的上市公司的采购员们,他们为什么不这样做? 一是市场使然。3亿网购用户2亿在追求低价更低价,你们这不是逼着聚美去聚假吗?或许写到这里,我要被网友骂得扑街了。那我求求大家冷静+理性一下,正所谓没有买的哪来卖的,一件商品如果合理判断其价格,怎么可能轻易就被这些平台所谓低价的正品忽悠上当受骗呢?另外在购买前是不是可以对店铺背景、公司的背景、客户的评价、百度上的信息进行一些收集和判断呢?有多少人在购买前会理性地去做这些事情,你们只是很兴奋地认为便宜一两千,又有数量限制,赶紧下单购买抢到再说。从来没想过抢到假货? 我是希望像聚美这样聚假的事件出来的越多越好,为什么?因为独立的品牌B2C将迎来大发展,品牌的官网价格肯定会贵一些,可是绝对有正品保障。只是如果网购用户们还继续一味地追求低假,那么之前是淘宝,现在是聚美,未来还会有其它用假货充正品的电商平台出现。还别不信,这就是惯出来的毛病,原来那些卖真正正品的奢侈品电商为什么一个个相继挂了,就是电商低价消费惹的祸。 还有就是崇洋媚外闹的,哪次大的电商卖假货问题都出在洋品牌身上,中国人搞得不用用洋品牌好像就不能出去见人似的,有时觉得没点骨气(当然有些国货不争气也是该声讨,但真心没必要全身上下,里里外外都必须是洋货)。如果不是一味地崇洋,电商平台范得着费尽心思找这些个洋品牌来搞促销吸引人气么?这两个因素这么一交合,假货从淘宝时代到聚美就一直没有消失过,只是以前还没有自媒体,曝光没有这么广罢了。 二是资本惹的祸。独立的化妆品平台一直以来就没有做得特别成功的,原因随便一分析就是一罗筐,核心还是在于国外品牌过于强势,网上销售一直不给中国的电商平台授权是核心原因。于是只能通过香港和欧美小批量进货卖小样或干脆卖水货,这样一来规模自然受限,规模受限上市就有难度。聚美在资本的催化下,为了实现销售规模,一是通过特卖方式,这样每批次可以快速走量,哪怕是水货或假货都很难取证,因为不是常态销售。二是开放平台,将第三方的公司用非常宽松的审核方式放进来,这些公司通过售假迅速提升销售额。由于是开放平台(像淘宝、天猫一样开店)所以一旦曝光售假问题,聚美只要来个关闭店铺,外加道歉或处理想要退货退款的用户即可,反正损失都由这些开店的第三方来承担,有时再意思一下对他们做个罚款了事。 这些第三方的公司(有些连公司都是假的,聚美也不可能一个个去工商局的网站去查营业执照的真假)在被封店之后再搞一批假证再重新开新店,风头一过继续卖的情况屡见不鲜。而中国网民最容易忘事,在前面低价消费的冲动下再次受骗也很正常。 不过多谈谁对谁错,只是希望低价消费不要再成为电商的主流,品质消费才是王道,还有多多支持国货,这样才不会让资本催化下的电商平台有恃无恐一次次地售假!